西和县《影子腔》入围国家级戏曲工程 公示期引发关注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2025-2026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剧节目(演员)拟入选名单,由西和县乞巧文化演艺中心(原西和县剧团)选送的陇南影子腔经典剧目成功入围,公示期为11月11日至18日。这一国家级荣誉的入围,标志着这一甘肃独有的古老剧种获得全国专业认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2025-2026年度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剧节目(演员)拟入选名单,由西和县乞巧文化演艺中心(原西和县剧团)选送的陇南影子腔经典剧目成功入围,公示期为11月11日至18日。这一国家级荣誉的入围,标志着这一甘肃独有的古老剧种获得全国专业认
锣鼓铿锵传文脉,灯影流转续乡愁。11 月 11 日,西和县演播大厅内丝竹悠扬、好戏连台,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专业拍摄组在此开展濒危剧种陇南影子腔的图片与视频拍摄工作。西和县乞巧文化演艺中心精心编排、倾情演绎,以《碧血西城》、《穆桂英下山》、《梁祝》、《刺目劝学》
10月28日,“我们的节日·重阳”陇南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活动在西和县举办,县委书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张立平宣布活动启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蒲敬鹏,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李蟠,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主任杜鹃及县人大、县
金秋时节,漫步西和县广袤的田野,2万多亩半夏进入热火朝天的采挖期,田间地头、耙土、挑拣、过筛、一道道工序有序进行——这幅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图景,正是西和县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半夏之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我想,这可能是每一个家长都考虑过的问题,那这个问题有没有标准答案呢?到底怎么做才能保护孩子,才能让她的身体不再遭受欺凌?才能让她的心理不再受到创伤呢?
近年来,西和县立足自然资源优势,持续推动八盘梨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已建成以千亩八盘梨基地和“百年梨园”为核心的示范点,并加快推进万亩八盘梨产业园区建设。
过去大家总觉得“发展得去大城市”,却忽略了县域这片广阔天地。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部署县域经济发展举措,就是要激活这8.58亿劳动人口的潜力。今天就把县域里的红利讲明白,不管是创业还是就业,这儿的机会真不少!
9月29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手打造的脱贫攻坚宣传品牌“镜头中的脱贫故事”直播,在国庆前夕圆满结束,现场领导与艺人嘉宾一起,围绕决战脱贫攻坚主题展开深入交流。
近年来,陇南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专题会议精神,以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为载体,以减压彩礼金额、减轻结婚负担作为综合治理成效的衡量标准,实事求是、靶向施策、分类治理、分步推进,推动移风易俗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有效化解群众“甜蜜负担”,让
为切实加强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深入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贯彻落实交通安全“严管十条”措施,全面清除重点车辆、驾驶人安全隐患,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从源头上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陇南公安交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历史的回响,从未因时光流逝而消散;民族的记忆,更需代代铭记、永志不忘。9月18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西和县融媒体中心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观看历史纪录片《731》,重温民族苦难记忆,凝聚奋发向前力量。
9月15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在云南昆明举行。开幕式现场,网信部门启动了12387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平台。该平台涵盖热线电话、网站、公众号、小程序、邮箱、传真等渠道,统一接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
今年以来,西和团县委坚持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实践宗旨,发挥县级团委的“生源地”优势,引领青年学子通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在外学子与家乡常态化联系的实践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在实践锻炼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服务奉献中锤炼能力本领,以实际行动为西和高质量
近日,西和县兴隆镇联合中国移动西和县分公司,在崔马村开展了一场以“移风易俗树新风·幸福生活进万家”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崔马村包村领导、宣讲小分队成员、崔马村、季阳村村社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红白理事会成员、群众代表参加活动。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应急自救与互救能力,普及生命救护知识,连日来,西和县红十字会持续组织专业师资力量,深入全县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园,全面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活动,在校园中掀起“学急救、会自救、能互救”的热潮。
有这样一位教师——19年如一日坚守三尺讲台,将最美年华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他用心用情,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斗志,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同时养成了优秀的个人专长,他就是西和县六巷乡九年制学校副校长艾小宝。
有这样一位教师——19年如一日坚守三尺讲台,将最美年华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他用心用情,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斗志,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同时养成了优秀的个人专长,他就是西和县六巷乡九年制学校副校长艾小宝。
我们始终秉持“呵护童心,倾听未来”的教育初心,将“健康第一”的育人准则融入每个平凡日夜。老师们以智慧为灯,照亮童心的跃动轨迹;以爱为壤,培育健康成长的根基。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我们将继续用行动诠释责任,用奉献奠基未来,为民族复兴伟业默默贡献力量。
近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来自四省市农村金融的调研》,报道农业银行加大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投入,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云南咖啡、柞水木耳、延安苹果、新疆棉花、茂名荔枝,越来越多的优质农产品走上了消费者的餐桌,农产品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关系农民增收。电商平台与产地合作社、龙头农产品企业直连,实现“田间到餐桌”高效对接,小小“土特产”借助平台走向大市场。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